当前位置: 首页 > 采矿 > 列表

调查: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1-10-25 13:57:59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

姚林林的网店里,出现了一则买家紧急求助:“购买的时候显示账户冻结了9000元,付不了款,怎么回事?”今年春天,姚林林考研上岸,暑期后到就要上海一所知名高校就读。此后,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开始向她“求经验”。后来她干脆开了网店,售卖自己的考研笔记。本着顾客的问题都是大问题的理念,她赶紧向买家询问情况,却不想,这句话正是诈骗陷阱的诱饵。

电信诈骗以千变万化的形态出现,造成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最高人民法院今年6月发布,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仍居高位,在一些大中城市,此类案件发案量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甚至达到50%。据中国公安部统计,2020年,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1.1万个,封堵涉诈域名网址160万个,劝阻870万名民众免于被骗,累计挽回损失1876亿元。

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是接触电信网络设备技术、产品的主体人群,一些大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牵动人心。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106所高校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746份。调查显示有10.09%受访者曾掉进诈骗陷阱,31.25%受访者曾遭遇过诈骗但没有上当,50.98%受访者身边有人有被骗经历,仅25.97%受访者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听说过身边人遭遇诈骗。受访大学生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重视程度较高,95.59%受访者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

电信网络诈骗“魔爪”向校园蔓延

说起“诈骗”,来自湖南某高校的梁淇有倒不完的苦水。即便已时隔4年,第一次被骗的经历仍让她记忆犹新。“当时我刚上高一,因为是学校是寄宿制,所以家里每个月都会给我打一些零用钱,不过数额也不多。”但令梁淇没想到,刚拿到手的零花钱还没捂热,就被骗子给骗走了。“大概是中午的时候,我收到了一条来自初中同学的消息,她表示自己手机停机了,希望我能帮她充值200元话费,下午就能归还。”收到消息的梁淇有些半信半疑,但骗子很快发来了自己的姓名、学号进行“佐证”。“我表示只能帮忙充值100块,他很快就答应了。”回忆起这段经历,梁淇发现骗子在冒充亲友行骗时,都会提前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同时表现得非常着急,诱使人赶紧“上钩”。“当他连续发来几条信息表示感谢后,我很快给那个陌生号码充了话费。”

直到初中同学找回账号给自己发来道歉的信息,梁淇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不敢告诉家里人的她只能暂时”节省开支”,“虽然金额不大,但对于当时只是高中生的我来说,打击还是很大的,用网上很流行的那句话形容,就是‘这让本就不富裕的我雪上加霜’。”

谈及“注销校园贷账户”的骗局,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闫严表示自己就曾差点“中招儿”。开学之际,他曾接到过一通陌生号码的来电,闫严描述:“对方语气严肃,接通过便直接报出了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还问我是否注册过校园贷。”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是新型骗局的常用套路,一听见对方说起“影响个人征信”,很快便慌了神。闫严回忆,电话那头的不法分子其实说话并不算流畅,反而有些磕磕巴巴,但还是学生的他一听见“身份信息被盗用”“征信”这样影响重大的词汇,慌乱之下很容易被骗子“唬住”。“紧接着他便提出帮我注销账户,但注销操作有时效要求,中途放弃需要时隔14天才能再次办理。”眼见受骗者即将上钩,骗子便会趁热打铁,要求受骗者需在半个小时内将3万元转移到“安全账户”,账号注销后,钱款则会原路退回。“所谓的‘安全账户’其实就是他们的个人账户,我是在借钱的过程中经人提醒才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骗局。等我再次质问他的工号及姓名时,他立马就把电话给挂了。”后知后觉的闫严出了一身冷汗,“还好我学费交得早,如果我手头上刚好有3万块,可能就真的被骗走了。”

在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协办,中青校媒、蚂蚁集团共同承办的“无诈校园——校园防骗计划”启动仪式上,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金安分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指导员陈功名说明了构建“无诈校园”的紧迫。“电信网络诈骗危害极大,已严重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的贫困学生为走“致富”捷径借款刷单,最终受骗,金额从几千、几万、几十万元不等;有的学生受骗后无力返还债务,精神压力过大走上轻生道路,付出生命的代价;有的学生走上诈骗、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和电话卡的违法犯罪道路。”陈功名介绍,通过举行形式多样、全校师生参与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校园反诈意识,自觉抵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筑牢校园反诈防诈的安全高地,为师生创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受访大学生期待丰富的校园反诈教育

闫严表示,各种新型骗局在刚出现时,成功率都比较高。“没有听说过、经历过此类骗局,便很难树立起相应的防范意识。”闫严希望大家积极分享诈骗相关的事例、将骗子的常用手段公诸于众的同时,给广大群众敲响警钟。“凡是对方提到‘学生贷款’‘注销校园贷’‘学生账户转成人账户或社会账户’等说辞的,一定就是诈骗。若实在无法判断真伪,可先报警咨询。”闫严希望大家都能接过反诈的接力棒,并将其传递下去。“很多人都以为诈骗离自己很远,殊不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唯有人人都添砖加瓦,这座反诈骗的防火墙才能越筑越高,越筑越牢。”

随着反诈防骗宣传越来越丰富,不少大学生也在关注、学反诈知识。中青校媒调查显示,95.23%受访者曾学过反诈骗知识,其中通过媒体的传播、报道学的受访者最多(84.09%),其次是学校开设的课程、讲座等(81.61%)。此外,公安等相关部门的组织宣传(68.24%)、亲友告知(47.31%)等,也都是受访者的学渠道。

也曾遇到过电信诈骗的夏岚是福建一所大学的学生,她感叹:“骗子诈骗手法更新得太快,而且花样越来越多,及时向人们科普新的防骗知识太重要了。”她很愿意去听民警在学校开设的讲座,“反诈民警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能把最新的诈骗套路告诉我们,让我们有针对地防范。而且关于反诈的知识,我们对警察的信任度也更高。当时警官教育我的时候,我就特别反省和自责。”夏岚也很喜欢警察在线上视频台做的防诈骗传播,“有的民警用段子的形式呈现反诈知识,很吸引人”。

调查显示,受访者接受过的校园反诈教育中,有组织反诈讲座等相关科普活动(72.98%)、学校校园媒体台传播反诈知识(68.46%)、开设反诈相关课程(56.96%)、举办反诈知识竞赛、反诈文艺演出等创意类活动(36.05%)、利用学校周边(如反诈月饼、反诈水杯等)进行宣传(27.39%)等。

在受访者看来,校园反诈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形式比较传统、不够新颖、对学生吸引力低(65.33%),宣传覆盖面不够广(47.12%),反诈宣传停留在表面、对学生的警示作用不够(42.97%),没有充分利用大学生常用的传播台(37.36%)等。受访者最期待的反诈教育形式,是有意思的反诈宣传片或其他文艺类作品(76.98%),此外,一线民警进校园开展反诈相关活动(67.33%),有创意的横幅、海报等给人视觉冲击力强的反诈宣传作品(59.10%),可以随身携带、实用强的反诈宣传周边,如水杯、手机壳、帆布袋等(47.05%),开设实用高的线下反诈教育公共课(40.68%)等,也受到大学生的期待。

有了被骗的教训,梁淇有了更深刻的防范意识。俨然成为好友圈里“反诈小卫士”的她,对电信网络诈骗深恶痛绝:“开学季就是诈骗的高峰期,不少不法分子以打着‘注销校园贷账户’的幌子,诓骗大学生泄露银行卡的信息。”在她看来,此类诈骗对高校学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巨大:“我听说我们学院就有同学被骗了一整年的学费,接受了辅导员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为此,加入了学院校园媒体的梁淇开始积极参与反诈主题的宣传,主动申报相关选题,并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图文或视频进行传播。

科技感、花样多的反诈教育吸引眼球

受访者期待的反诈形式中,开发国家反诈中心App这类可以拦截电信诈骗的工具(80.63%)比例最高,打击信息贩卖、杜绝信息泄(72.40%)紧随其后,此外还有做好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反诈科普工作(66.02%),通过更易于传播的电影、视频、漫画等形式传播反诈知识(59.03%),建立完整有效的诈骗案件举报渠道,公布、还原诈骗过程警醒他人(54.04%),加大对诈骗行为的打击、惩罚力度(52.51%)。建立完整有效的反诈举报渠道,公布、还原诈骗过程警醒他人(51.31%)等。

谈到反诈教育的普及,闫严对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推广方式印象深刻。“前段时间,来自河北秦皇岛海港区公安分局的反诈民警陈国,也就是‘反诈警官老陈’,通过直播连线主播的方式宣传反诈知识,呼吁网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非常‘出圈’,我个人也觉得非常有意义。”闫严表示自己深刻感受到了公安部门宣传反诈骗的力度,无论是旅游、逛超市、网上冲浪,都能遇到宣传反诈的民警和反诈骗相关的提醒。“有些景区也很会玩,告知游客优惠的前提就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闫严也特意做了功课,他发现,这款App拥有“来电预警”功能,每当有陌生电话打进来,它就会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比对判断该电话号码是否是诈骗电话,并给出“疑似诈骗电话”的示警。“不仅如此,它还拥有风险查询等功能,可以查验对方给的支付账户或银行卡号是否存在异常。”

姚林林期待防骗知识更多地出现在大学生常接触的台,“这些台还可以针对地向用户推送一些好的反诈知识传播产品,把好的反诈宣传推到大众视野中。”姚林林也想为校园反诈做一些努力,“比如做一些场景还原的表演、真实案例的宣传等等”。她也在不少App上看到过反诈提醒,在她看来,这也是台在反诈防骗方面负起了责任,“诈骗,尤其是电信诈骗,也需要这些台的共同努力”。

在“无诈校园——校园防骗计划”启动仪式上,蚂蚁集团大安全资深总监、反欺诈专项行动负责人顾鸣说:“在全民反诈的浪潮之下,社会各界都在和骗子比拼速度,我们希望人工智能的助力能够成为加速引擎之一。新一代的反欺诈风控体系从静态的被动防守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对抗,形成了信息泄露防治、异常操作捕捉、风险预警、风险交易阻拦、线下精准打击的全链路防控体系。”

梁淇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加入到反诈宣传的队伍中来。“青年可以作为推广反诈教育的主力军,将反诈知识包装成更有意思、更易于传播的物料,在高校乃至全社会进行宣传。”梁淇提到了曾上过热搜的“反诈月饼”,“希望更多高校可以尝试此类创意宣传,易于普及,同学们喜闻乐见。”同时,她期待高校可以组织一支自己的反诈宣传队伍,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比如说举办反诈短视频大赛,或者反诈宣讲等主题活动,甚至可以走出校园,向老人、小孩等易受骗人群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段,打好预防针。”梁淇说道。

苏筱被骗的经历也成了学校老师科普反诈知识的“反面教材”,不过苏筱并不介意,“如果我的经历能给大家起到警示作用,也算值了。”现在,苏筱的手机里多了几道防火墙,国家反诈中心App,以及云南当地推出的小程序“防诈金钟罩”成了她保驾护航的密码。有了一次被骗经历后,“不要贪、不要怕、不要信”成了苏筱常挂在嘴边的“三不”箴言,“遇到可能是诈骗分子的时候,不要害怕,学会拨打110,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财产。”(见记者 毕若旭 罗希 程思)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大学生均为化名)

X 关闭

Copyright www.caikuang.zuojing.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邮箱:85 18 07 48 3@qq.com